【4.24】兽用抗菌药的常用剂型、给药途径以及作用机制

2019年04月25日 加入订阅

在畜禽养殖中使用抗菌药物,用药者需要了解兽用抗菌药的常用剂型和给药途径。并且,在知晓兽用抗菌药对细菌的作用机制后科学合理用药。


兽用抗菌药的常用剂型

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粉剂、预混剂、颗粒剂、可溶性粉、内服溶液剂、乳房注入剂、子宫注入剂、软膏剂等。


兽用抗菌药的常用给药途径

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等;

经口给药:饮水给药、混饲给药、内服给药等;

局部给药:乳房注入、子宫灌注等。


抗菌药对细菌的作用机制

抗菌药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达到抑制和杀灭细菌的目的:

(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等;

(2) 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如黏菌素、杆菌肽等;

(3) 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如四环素、庆大霉素、泰乐菌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等

(4) 抑制细菌DNA合成:如恩诺沙星等;

(5) 影响细菌叶酸代谢:如磺胺嘧啶、甲氧苄啶等。


  兽用抗菌药小常识  

什么是兽用抗菌药?

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一类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在兽医临床上,用于预防、治疗动物细菌性感染的抗菌药,称为“兽用抗菌药”。

兽用抗菌药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有哪些?

兽用抗菌药是防治动物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最有效武器,可以降低食品中病原细菌的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兽用抗菌药的使用,除防治动物疾病外,还从“源头”上阻止了人畜共患菌传播,降低人畜共患病发生几率,在更深层面上保障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

抗菌药残留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抗菌药残留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毒理学危害,主要包括直接毒害作用和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二是微生物学危害,主要包括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和诱导肠道菌产生耐药性。

畜禽养殖中为什么要用抗菌药?

随着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养殖密度加大,动物疾病传播加快。养殖动物和人一样,在抵抗力下降时都会受到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侵袭,若不及时治疗,动物的健康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造成损失。此外,动物有时会患一些细菌性的人畜共患疾病,例如猪链球菌病、猪丹毒等,这些疾病对人和动物的危害都是很大的。抗菌药恰好可以用于防治这些疾病,抗菌药的使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只要制定科学的给药方案,并且合理使用抗菌药,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耐药性的发生,而且会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所以兽用抗菌药是养殖业最重要的保障物质之一,没有兽用抗菌药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养殖业,养殖业离不开兽用抗菌药。

世界发达国家目前仍然把使用抗菌药作为治疗和预防动物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

分享到:
返回列表
相关阅读
站内信息搜索:

全国统一客服

0536-7531555

  • 微信二维码

  • 手机二维码

Copyright © 2015 | 中国兽药饲料交易中心 |公安备案号:37070302000029 备案号:[鲁ICP备05012326号-1]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通亭街7589号中国兽药饲料交易大厦一楼交易大厅